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什么人|胡雪岩故居在什么地方

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什么人?胡雪岩故居在什么地方?虽然胡雪岩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但还是有很多朋友不熟悉胡雪岩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胡雪岩故居在什么地方。今天,《网站投稿》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什么人以及胡雪岩故居和胡雪岩简介。

胡雪岩(1823年9月29日-1885年12月6日),名光墉,字雪岩,以字行,幼名顺官,安徽绩溪人,晚清时期的红顶商人。现在在杭州鼓楼有修复过的胡雪岩故居。

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什么人|胡雪岩故居在什么地方

胡雪岩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流离失所,曾做过火腿行伙计、米店伙计等,而后因为记账仔细,会计高段,因而走入金融业,原本是一位于姓钱庄老板的掌柜,老板因无子,将他视为义子,死后将价值四千多两白银的钱庄交由胡雪岩继承。

传说胡二十六岁时,在钱庄工作,与“候补浙江盐大使”王英九(即王有龄,字英九)结识,胡雪岩挪用了钱庄的伍佰两白银,帮助王英九补官。而后事发,胡雪岩被破门,只好四处工作,数年后,终于筹款,自行开设钱庄,王英九入仕后,担任浙江海运局“坐办”,于是把收到的公*款寄放胡雪岩处,胡雪岩挪用了此笔款项,从事放贷与贸易,而后将原本公*款补齐,交还官府,大发利市。

另说胡雪岩已经积有资本,但他认为应该要活用资金,否则可惜,苦于没有做大生意的机会,得知王英九身为官员,却因为账务处理,屡屡被上级指为无*能,而常去青*楼饮酒浇愁,胡雪岩为了寻找资金出口,就天天在青*楼大摆宴席,设法巧遇,与王英九结交,并借钱给王英九。在咸丰元年(1851年),王英九署理湖州府知府时,胡雪岩说服王英九将湖州府公库的银两存到自己的钱庄(此应为误传。按清国史馆传,湖州知府1847-1853为晏端书),他运用了这笔钱去做蚕丝、中药与高*利*贷生意,并私下运用官府的漕运运送自己的货物,因而富裕起来,由于浙江巡抚黄宗汉不满,胡雪岩也设法与黄宗汉“结交”,并将黄宗汉拉为事业合伙人,事业更盛。王英九逐渐升官,升至浙江巡抚。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包围杭州,胡雪岩协助,由上海运军*火、米粮、银钱以接济杭州府清军,但被太平军击退。杭州最终因乏粮陷落,王英九不投降,自裁。

由于王英九的事迹行传中,包括《清史稿》,几乎不见胡雪岩,史家质疑胡雪岩攀附的官员根本不是王英九,而安徽耆老口述中,不详其名,而是某位字号为“英九”的贪*官,胡雪岩在青*楼认识这位贪*官“英九”,并透过其关系向上结交、行贿,一层一层认识,最后认识到左宗棠。但贪*官“英九”地位卑微,而王英九是当时名宦,较有名气,最终被传为“王英九”,即王有龄。而与王英九的这段故事,情节逐渐增加,然后被写入高阳等人的小说中,或编入各大戏剧中,由传奇变为野史。

次年,清军克复杭州,胡雪岩在浙江布政使蒋益澧引荐下,协助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联络“常捷军”。胡雪岩的作为给左宗棠留下了深刻印象,左宗棠后来在奏折中提到:“按察使衔福建补用道胡光墉,自臣入浙,委办诸务,悉臻妥协。杭州克复后,在籍筹办善后,极为得力。其急公好义,实心实力,迥非寻常办理赈抚劳绩可比。”同治五年(1866年),胡又协助左创办福州船政局。同年左调任陕甘总督,胡在上海为左办理采运、筹饷以及订购军*火,代其向外国银行团借款,开中国政府商借外债之先例,涉及本金达1595万两白银,胡雪岩积功升迁至“布政使衔”的三品官阶,赏黄马褂,所戴朝冠顶上饰以镂空珊瑚,俗称“红顶子”的二品顶戴,故又被称为“红顶商人”。以商人的身份,穿黄马褂,戴红顶子,是清朝极少数的特例。

胡雪岩以杭州经营的钱庄为本业,发迹后扩展至当铺、房地产,也触及盐业、茶业、布业、航运、粮食买卖和中药行、甚至军*火等事业。其中主要以在各行省设有二十多个支店的“阜康钱庄”,阜康钱庄之典据在于《华阳国志》中“世平道治,民物阜康”,以及创建于杭州清河坊大井巷的国药号“胡庆馀堂”为两大主要事业,富甲天下,被誉为一代巨贾,大兴土木,营造庭园,并拥有众多妻妾。曾纪泽就斥责胡雪岩为“奸商谋利,病民蠹国”。据估计其资产最多时曾达一亿两白银。

胡经营出口丝业,投资五千万两银囤积生丝,垄断居奇,“举江浙二省之育蚕村镇,而一律给予定金,令勿售外人,完全售与胡氏”,1882年洋商想购买蚕丝,却“一斤一两亦不可得”,对胡的垄断无可奈何。次年胡又试图联合华商垄断,无人理睬,此时洋商已经彻底被激怒“共誓今年不贩生丝”,加上美国铁路股票崩*盘,导致世界经济危机,使上海生丝销售停滞。胡放了一年的生丝不得不折本出*售,损失八千万两。此时李鸿章为了遏制左宗棠的势力,所以“排左必先除胡”,决心打击胡雪岩。李鸿章向上海道观察使邵友濂(邵小村)表示“白银更胜白米,钱根即是命根”,要邵友濂故意拖延胡雪岩的饷款二十日。胡雪岩缺乏现金,无奈之下从自己的钱庄,调现银五千万两周转。消息传出,一时市面大传,胡雪岩积囤生丝,大赔血本,并挪用钱庄的存款,故杭州府存户开始挤兑,于是胡氏杭州的“泰来钱庄”倒闭,接连各地皆发生挤兑风潮。童元松评论说:“1883年爆发的金融风潮是19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是由胡光墉囤积生丝投机失败引起的。”1883年12月3日,京师阜康分号关闭。接着,镇江、宁波、杭州、福州、金陵、汉口、长沙等分号亦相继闭歇。1884年终于破产,负债累累,胡雪岩遣散姬妾、仆人、婢女。

年十一月初一日(新历12月6日),在孤寂潦倒中离世。十一天后,户部尚书阎敬铭奏请速将胡“弩交刑部严追,定拟治罪”,并将其“家属押追着落,扫数完缴”。杭州知府吴世荣率领钱塘、仁和两县令,发兵前往抄家查封,结果发现“所有家产,前已变抵公私各款,现人亡财尽,无产可封。”

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什么人|胡雪岩故居在什么地方

胡雪岩破产

胡雪岩破产於1883年12月初,据当时的《申报》报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雪记钱庄面临资金链断裂险情之时,胡雪岩将自己所囤积的15000包生丝分别卖给了怡和洋行(2000包)、天祥洋行(13000包)。

洋人白尔辣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已披露当时生丝的价*格:“每包生丝通扯价(平均价)为320两白银”,那麽15000包生丝的总价值则为480万两白银。胡雪岩囤积生丝亏损150万两白银。
然而,一代巨绅胡雪岩仅仅因为亏损了150万两白银,就走上了破败之路?这样的说法自然难以让人置信。那麽,当时究竟还发生了什麽呢?
1884年10月19日《申报》报道说:去年(1883年)冬天,“本埠各大行栈倒闭纷纷,约计所耗之数,有数百万之多。市面情形大为减色。”进入1884年,市面更萧条,倒闭的商铺更多,并牵连到放贷的钱庄。
当时中国兴起了一股造铁路、开煤矿、兴轮船的热潮,相关的股份公司纷纷建立。大量资金从钱庄、商号流向股市。更要命的是:许多人都把买卖股票当作了赚钱的正当生意,所以向钱庄贷*款用於炒卖股票的现象也很普遍。
恶果随之而来,《申报》说:从1883年开始,“买卖股份之旺,几於举国若狂,不及一年,而情弊显露,股票万千直如废纸。”从钱庄、商号流出的大量资金就此在股市中蒸发。坏账、呆账由此而大量出现,经济形势就此恶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胡雪岩将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用在了囤积物资(生丝)上,应该说还算是明智之举。毕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生丝还能够及时变成现银的。但是,胡雪岩钱庄的资金远不止这囤积生丝的480万两白银,更多的资金当时应该都放贷在外。当猛烈的金融风暴降临后,这些放贷在外的大量资金往往就成了无法收回的坏账、呆账。一旦遭遇挤兑风潮,自然就难以招架。这应是胡雪岩破产的真正原因。

评价胡雪岩

高阳《红顶商人》评胡雪岩︰“其实胡雪岩的手腕也很简单,胡雪岩会说话,更会听话,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语无味,他能一本正经,两眼注视,仿佛听得极感兴味似的。同时,他也真的是在听,紧要关头补充一、两语,引申一、两义,使得滔滔不绝者,有莫逆于心之快,自然觉得投机而成至交”。

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的元宝街,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值胡雪岩事业的颠峰时期。当时豪宅工程历时3年,于1875年竣工。落成的故居是一座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颇具西方建筑风格的美轮美奂的宅第,整个建筑南北长东西宽,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故居无论是从建筑还是从室内家具的陈设,用料之考究,都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