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的演变及以讹传讹

在日常生活或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听到或见到一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俗语,但若有人认真考察这些俗语的真实含义,常常会觉得百思不得其解,感到莫名其妙。例如:“有眼不识金镶玉”、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不见棺材不落泪”、“含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不到黄河心不死”等。

俗语的演变及以讹传讹

这些俗语之所以含意模糊,令人费解,主要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讹变的结果。只要把它们的原来形式和意义寻找出来就会迎刃而解。例如:“有眼不识金镶玉”,本作“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或楚地;“荆山玉”,指卞和在荆山发现的璞玉。

又如“跳到黄河也洗不清”,本是一句歇后语,作“跳到黄河——洗不清”,因为黄河水中含大量泥沙,十分浑浊,跳进黄河中,要洗净身上的污秽是不可能的,比喻一个人难于洗刷净自己身上的污点。后来讹变为“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又如“不见棺材不落泪”,本作“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自然令人莫名其妙。

还有“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本作“舍不得鞋子打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讹变为“合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不但使人听到看到,触目惊心,而且与原来含义大相径庭。

俗语的演变及以讹传讹

另外,“不到黄河心不死”,本作“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今名乌江浦,在安微省和县东北,是项羽自刎的地方。“不到乌江心不死”这句俗语讹变为“不到黄河心不死”,不但将“乌江”换成了“黄河”,使人无从索解,而且改变了原来的含义。

这些俗语由于以讹传讹,不但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而且在表情达意的运用上也失去了原有的准确性。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