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广州的古炮》阅读赏析
当我来到越秀山上的镇海楼,想起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在广东揭开的时候,心情无比激动。无数民族英雄的斗争事迹,历历如在目前。啊,广州是英雄的城市!【从历史的角度起笔,从民族的立场抒情,气势不凡。】
英雄的城市,以镇海楼前的古炮作为见证。【焦点对准“古炮”,由此展开,使题材集中,主题鲜明。】
镇海楼又叫五层楼,建于1380年,至今已经有六百年了。解放后,人民政府加以修葺,辟为广州博物馆。登楼远眺,偌大的广州城尽收眼底。但是,镇海楼最吸引我的则是楼前陈列的古炮。【“最吸引”一语,再次强调古炮在本篇中的地位,牵住读者的注意力。】
这里并列着十门古炮,除了三门德国制造的以外,其余七门均为佛山铸造的。最老的一门,铸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其次铸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嘉庆十四年(1809年)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其中最重的达五千斤。三门洋炮相传是林则徐为抗击英军购置的,最大的一门达一万六千斤,小的也有四千多斤,炮膛内有来复线,能保证炮弹射得既远又准,比起斑驳粗糙的佛山炮,战斗效率自然要高得多了。
的确,当时中国的武器远比西方国家落后,西方国家用钢铸炮,我们却用生铁铸炮;铁炮又重又笨,转动很不灵活。可是,凭着这近乎原始的武器,当年守卫在虎门炮台的英勇将士,却把英国侵略军打得落花流水。【一方面写我们的武器落后,一方面写我们的英勇战士曾把英国侵略军打得落花流水,一抑一扬,更加突出了爱国人民的力量。】然而由于清廷腐败,革除了林则徐等抗战派将领,派来琦善、奕山等卖国贼,虎门炮台遂为侵略者攻占,这些铁炮或毁或弃。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在虎门修建营房时,从土中发现,运到广州。这些铁炮的炮身虽已锈蚀,但上面镌刻的铸炮工匠和当时都督、将领、巡抚的名字,还大致可以辨认。这些经历了虎门战火的古炮,如今象沉默寡言、不尚虚饰、忠诚而专注的武士肃立在那里。看到它,对尽忠为国的英勇将士们的敬意,在我心底油然而生。【由物及人才实在,这是写记叙文的要领。】
广州城内陈列的古炮,多是昔日的要塞炮或城防炮。但是,农民起义军也曾用生铁炮向腐败的清政府开火,狠狠打击了清廷的反动统治。在省博物馆出土文物展览厅里,就陈列着广东天地会陈金红起义军用过的两门炮。这两门炮很小,每门只有三百斤左右,是野战炮,解放后在仁化出土。据考证,是1854年(甲寅)陈金缸等攻克仁化时留下的。【这里的考证,使主题更深化了。】现在炮身上的字仍非常清晰:“芦苞全 胜童 陈金缸 朱子仪 甲寅十二月 置”。其他古炮的身上,铸的都是都督、将军、巡抚的名字,而起义军用的古炮,却铸上起义领袖的名字,这充分体现了农民起义军的大无畏精神。
佛山在清代是军火生产的要地。据说,当时最大只能铸八千斤重的大炮,但铸造工人激于对侵略者的义愤,曾铸造出一万斤以上的大炮。现在,这一万多斤的大炮我们已看不到了,但可看到八千斤和六千斤的大炮,一门在沙面,一门在省博物馆。
我来到沙面的时候,刚刚过去一阵雷雨。 雨后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堤岸、屋宇、树木都象冲刷了一遍,阵阵江风迎面而来,清凉得沁人肺腑。【适当描写,使文章生动有趣。】沙面当时曾是一个炮台,两门古炮都是当时使用过的城防炮,八千斤的一门铸于道光二十一年;六千斤的一门铸于道光二十二年。八千斤大炮是古炮中的庞然大物,长约三米多,口径约二十四厘米,炮简厚十几厘米。这样粗的口径,即使现代化的大炮也望尘莫及。抚摸着粗黑的大炮,我想,那时它该多么威风!【展开联想,以下引用史实,揭露腐败的清朝政府,对比今天社会,更显有力。】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虎门失守,英军逼近广州,广州守军急忙从佛山运来新铸的八千斤大炮数十门,加强广州城各炮台的守备。据《夷艘入寇记》记载,这一措施“本夷所畏,而置不得地势,依山者高出水面,依水面者四面受敌,炮架不能运转取准,兵丁点放不熟”。而且又“将各省之兵互调分配,各离营伍,兵将不相习,溃走则互相推诿。……拥挤无纪律,各择便利,虏取货物”,结果在英军的进攻下,“天字炮台上八千斤大炮,未及一放,即为夷兵锢以铁钉。”沙面炮台的清军虽然抵挡了一阵,但很快也弃炮逃走了。威武的大炮,不久便湮没地下。
一九六三年九月七日,人们把这两门炮从沙面里兴路地下找了出来,擦净污泥,装上水泥座,它们又精神焕发地屹立在滔滔的珠江边。它们含恨受辱的辛酸的往事,当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尤其是很多年青人不知道:鸦片战争失败后,沙面怎样变成了帝国主义的租界;那些洋人怎样在我们美丽的土地上作威作福;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帝国主义的机枪怎样扫射沙基的示威游行队伍;帝国主义的军舰怎样在白鹅潭耀武扬威。【强调帝国主义的罪行,使文章脉络更加明显。】今天,早已扫除了帝国主义的魔迹,而铁铸的古炮,似仍怀着满腔的怒火,冷眼向洋地警惕着外敌。
是啊!威严的古炮沉默着,它不会忘记过去,它永远是人民的战士!【充满激情的收尾,突出了主题。】
(散文作者:宁活义)
【散文简析】
这是一篇游记性的散文。它以广州古炮的今昔为主线,按参观历程的先后来组织层次。思路广阔,放得开,收得拢。谈古论今,文笔活而不乱;旁征博引,取材多而不散。
文章语言质朴,不事雕琢,有一种记实之美,自然之美。在表达方式上,夹叙夹议,熔铸描写、抒情、说明于一炉,灵活丰富。鲁迅要求文艺不但有真实的生活和生龙活虎的战斗,而且需有“跳动着的脉搏、思想和感情。”罗丹也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游记是一种文学的体裁,尽管可以在其中考证历史,但决不能罗列考古材料,炫耀专门术语。散文作者善于让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颇为动人。
歌颂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借历史来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作者这种立意是高的,它的社会效果是很好的。(邓黔生 评)
【作者简介】
宁活义 1952年4月生于广西兴 业县,祖籍广东省化州市文楼 镇樟平宝山村。中共党员。 因兴业县撤销(并入玉林县), 而随父母到北流。1968年北流初中毕业,1969 年4月返广东化州文楼老家插队务农,曾当樟平 大队学校民办教师3年。1973年10月考上湛 江地区高等师范学校,1975年9月毕业分配到化州县师范学校工作。1978年2月考上广州中 山大学历史系,1982年2月毕业分配 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工作,历任办事员、副处长、 处长、副司长,国内司巡视员兼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