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时如何巧妙运用“比拟 ”

借助想象力,把物写成人,或把人写成物,叫比拟。把物写成人叫拟人,把人写成物叫拟物。比拟的作用:表达爱憎感情,更形象、生动、具体。

一.拟人:

1.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教条主义”是个抽象概念,叫它“休息”或“起床”, 是拟人化了。表达僧的感情。

2.拟人在诗词、童话、寓言里使用较多。如《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同志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通过对梅花拟人化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具有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情神的无产阶级伟大战士的光辉形象,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光辉化身。

二.拟物:童话里的拟物极多。寓言里的拟物也比较多,如《伊索寓言》中的《农夫与蛇》即是。

1.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

把那种欺软怕硬的坏人,比拟成羊与凶兽两种性格,揭露得深刻极了!

2.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和使嗾。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将狗腿子比拟为叭儿狗,十分形象而又恰当深刻。

有时也把人拟成植物,如“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有时把物比拟成动物,如“大炮在怒吼。”

有些比拟就是比喻,或是暗喻或是借喻。一般借喻较多,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是:比拟意在“以此拟彼”,比喻意在“以此喻彼”;“拟”的两者几乎已交融一体,“喻”分明仍是两个东西。比拟有时又以借代形式出现,但有区别,借代是以此代彼,比拟是彼此交融。

比拟虽有修辞效果,但不能滥用,因为任何比拟都包含有人们的立场、思想、感情、观点在里面。用不好,不但影响表达效果,还会出毛病。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运用其他修辞时也同样要注意这一点。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