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学观点中的“主文而谲谏 ”
“主文而谲谏”是儒家倡导的重要文学观点,也是对孔子提出的“温柔敦厚”文学思想的具体阐述。诗歌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的文学观点,反映了统治阶级对文学的要求,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坚持正统思想的理论家、思想家以及统治者进一步强调了文学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而一些敢于面对现实的进步的或正直的作家、文学理论家则常常以“主义而谲谏”为武器,反对文学上的形式主义倾向,突出文学对统治者的讽刺作用,强调文学揭露现实黑暗和积弊的作用。
“主文而谲谏”出自《毛诗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主文:意思是用譬喻来规劝;谲谏:用委婉的方式进行讽刺。整句意思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主文而谲谏”也是儒家思想对诗歌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提出的要求。东汉郑玄《笺》曰:“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也。”孔颖达也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其作诗也,本心主意,使合于宫商相应之文,播之于乐。而依违谲谏,不直言君过失,故言之者无罪,人君不怒其作主而罪戮之,闻之者足以自戒,人君自知其过而悔之。”可见,主文,指诗歌创作,或作诗的命题立意。谲谏,指诗歌运用含蓄委婉的言辞,比兴手法,寄托作者对统治者的批评,对现实的不满。
总体来说,“主文而谲谏”的意思就是:诗歌可以对统治阶级进行讽刺,但要以曲折的方式表达,不能直言过失,不能切直刻露,不能触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