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变文”?它的形成和意义

变文是唐代俗讲僧和民间说唱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一般认为,用图画表示故事的叫变相,用文字表示故事的叫变文。变文最早发现于敦煌,因此又称敦煌变文。按题材分类,可分为四种:一类是宗教性变文;一类是讲史性变文;还有就是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和取材于当时当地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的变文。

变文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独创性,其中除了叙事曲折、描写生动、想象丰富、语言通俗外,在体制上韵与散结合是其重要特点。变文的韵句一般用七言诗,间或杂有三言、五言、六言句式。散文多为浅近的文言和四六骈语,也有使用口语白话的。散文部分和韵文部分的结合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散文讲述故事,而以韵文重复歌唱所讲述过的内容,有助于加深听众的印象,又能引起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另一种方式是用散文串起情节,而用韵文铺写情状,两部分内容不相重叠,而有紧密相连、互为补充的好处。变文在表现上较多地继承了辞赋家敷陈铺叙的手法,而文笔粗犷,以刚健清新见长。但往往缺乏后世小说家那种细腻传神的描绘,在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有所局限。

变文对唐代文人创作,特别是传奇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唐初张鷟的传奇《游仙窟》通篇以散文叙事、以韵语对话,便与变文散韵夹杂、唱白并用的形式基本一致;而且描写细致生动,语言通俗易懂,也接近变文的风格。

中唐是传奇繁荣的时期,也是俗讲、转变、说话盛行的时期;这时出现了更多的散韵合体的传奇,如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会真记》、陈鸿的《长恨歌传》等,都明显地受到变文的影响。变文对后代的诸宫调、宝卷、鼓词、弹词等讲唱文学和杂剧、南戏等戏曲文学,也有积极的影响。有些变文,如《维摩诘经讲经文》、《八相押座文》,颇类似于戏曲的脚本,它们那种讲唱间杂的形式,与戏曲的唱白体式已很接近。

多样化的变文题材,也为后代戏曲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曾被明代郑之珍铺衍至长达百出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伍子胥、孟姜女、王昭君等变文,后来也被改编成多种戏曲。变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是很值得重视的。此外,从唐传奇到宋代、金代、元代以后的话本、拟话本等白话小说,它们那种长篇铺陈叙事的表现手法,也是跟变文相通的。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