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气骨及气韵

中国古代“风格”一词的代称。鲍照《芜城赋》有“格高五岳,袤于三坟”的说法,其中“格”,即指文章的气势、风格之意。

中国古代“风格”的代称。原意指乐律(曲调、声调、腔调等),亦指诗歌的韵律。引申为“人的才情风格”,如唐代秦韬玉《贫女》诗日:“谁爱风流高格调。”后又进一步演化为对写作风格的评述用词。明代李梦阳《驳何氏论文书》:“高古者格,宛亮者调,沉著雄丽,清峻闲雅者才之类也,而发于辞。”此中“调”已是一种对文章风格的评论用语。

气骨 中国古代写作风格评论用语。语出《梁书•丘迟传》:“父灵鞠,有才名…… 迟八岁便属文、灵鞠常谓气骨似我。”宋代黄庭坚《题颜鲁公帖》:“观鲁公此帖,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此“气骨”,即风格、骨力之意。

气韵 中国古代风格理论用语。意指风格,意境。南北朝谢赫《古画品录》“画有六法,……一日气韵生动”,此“气韵”即指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宋代陈善《扪虱新话》说:“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此“气韵”,则已完全具备写作风格、风貌的意义。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