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赏灯的由来和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由来和习俗有哪些?今天,《网站投稿》小编就给朋友们讲一讲。据传说,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的个性既善良又风趣。如果宫里有谁得罪了汉武帝,总要靠东方朔来讲情。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汉武帝觉得有点无聊,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
东方朔刚进御花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地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才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非常同情她,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这一天,东方朔出宫后,便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我有一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
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一看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地想了一想,就说:“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元宵终于和双亲、妹妹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全城挂灯放烟火。
隋唐时元宵节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孔明灯又称天灯,一说是诸葛亮运用热气上升的原理使整个灯飘上天。另一说则以为天灯的外形和画像中孔明的帽子很相似,因而得名。
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干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