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楚辞 战国后期,产生在楚国的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一种新诗体。又名“骚赋”、“楚赋”、“骚体”等。按本义,是楚地歌辞的意思。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名称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张汤传》:“买臣(朱买臣)以楚辞与助(庄助)俱幸。”大诗人屈原是楚辞体文学的开创者。楚辞是楚国这一区域性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与楚地的“楚声”、“楚歌”,尤其是祀神的“巫歌”有直接渊源。同时受战国时期出现的散文高潮的影响。

楚辞深受巫歌影响,熔汇了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主义精神,并保持了乐章的某种体制。楚辞显著地扩展了诗歌的篇幅,大大加强了铺叙和叙事成分,并有了一定的故事性;诗句以六字为主,又参差错落,灵活自由;语言上,句式散化,大量吸收方言土语入诗,语助词“兮”大量运用;还首创了诗歌标题。

楚辞体产生后,历代学习、仿效甚多,使骚体成为诗体中的一个门类。发展至汉代,楚辞与赋体揉合,产生了极盛一时的“汉赋”。楚辞体打破了四言体的格式,在参差的句式中,包孕着五、七言的胚模,三字顿节奏的成功运用,为五、七言诗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