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创作风格理论术语——风
“风”是中国古代创作风格理论术语。语出《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稚,曰颂。”南北朝以前,多把“风”释为一种文体,一种表现方法。《毛诗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曰:“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这都是释“风”为“体用”之意的代表性看法。宋代朱熹认为“风”是“里巷歌谣之作”。
郑樵也提出“风土之音曰风”,这仍把“风”视为一种文体。从风格意义上释“风”,首推南朝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他提出“风骨”、“体性”等风格理论概念,并直接用“风格”一词作为作家作品特色的指代。刘勰认为,“风”是文学创作中“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把“风”看作为作家情志的表现,并提出以“骏爽”之气贯注于文,形成文章的“清峻”风格,以郁浓的情感与爽洁的文势形成强大的艺术力量。此后,“风”便作为写作风格理论一个常用的术语,出现在文学创作与批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