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风、雅、颂

风:即国风。《诗经》中属于民间歌谣的部分。宋朱熹《诗集传序》:“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有其情也。”按地域不同,“风”又分为周南、召南、邶风等十五国风。儒家诗教认为,“风”是讽谏之意。《毛诗序》:“风,风(讽)也,教也。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内容上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以抒情为主,形式上多四言,也往往杂以二言至八言的句式,多联章重叠,有句句押韵,隔句押韵,第一、二、四句用韵,第三句不用韵等押韵形式,富有民歌特色。

雅:《诗经》中属于周王朝奴隶主贵族音乐的部分。亦称“雅乐”、“雅歌”。分为“大雅”、“小雅”,是西周至东周初期的作品,多用于朝会宴享。宋朱熹《诗集传序》:“若未‘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辞。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毛诗序》:“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大雅”中歌颂周先公、先王的作品,约产生于西周初期,多叙事诗,篇章较长,章句整齐,典型句法是四言,节奏简单少变化。“小雅”约是西周后期至东周初期的作品,对时政有所抱怨和批评,作者大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人物,揭露了奴隶主内部的各种矛盾,抒情意味较多,形象性较强,句法仍是四言,篇章较短,章节重叠,较有节奏。

颂:《诗经》中祭祀时颂扬功德告于神明的部分。分“周颂”、“鲁颂”、“商颂”。“颂”是“容”的意思,是指祭祀时的舞曲歌辞。宋郑樵《通志·序篇》:“宗庙之音曰颂。”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诗有六义,其六曰颂。颂者,容也,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颂”表现了诗歌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古老文艺传统的特点,多为短小单章,句数不等,多不用韵,语言质朴无华。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