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招呼的学问:怎样打招呼使人高兴
日常生活中,见面打招呼,早已是男女老幼皆知的起码常识,同时,也是衡量人的道德修养的标准之一。但是怎样打好招呼,却是一个不容易忽视的问题。
1.不同时间里的打招呼
打招呼要简短,切忌冗长拉杂。因为很多时候都是边走边打招呼,倘若话长,人早已擦身而过,话却未完,岂不令人尴尬;为此,要把你打招呼语浓缩,尽量把话谈得简明易懂,能够点头示意的,决不说上三言五语,能用“你好”表示问候的,决不多说废话。
以一日和四季为例:早、午、晚,随时间的变化,打招呼也应巧妙而自然地变化。早晨见面,“您早”、“你好”中午相逢,“您好”、“午睡了吗?”晚上路遇,“晚上好”、“下班了?”等等均可信手拈来。
春夏秋冬四季中,用不同季节做打招呼语的虽然不多,但也不是不可以。春天,可多用赞美、欣赏的话,“今年春天来的好早啊”、“瞧,真是春光明媚呀”;夏天,可在热上作文章,“瞧,出了这么多汗,真热呀”;秋天,则在硕果累累和凉爽上作文章,“天凉了,你穿得太单薄了”;冬天则在雪、冷上作文章,“瞧!瑞雪兆丰年呐”,“你这么早就起来扫雪呀?”
从时间角度出发打招呼,双方都应多说关心的话,使人感到亲切、温暖,从语法上看,宜多用省略句,无主句,感叹句。
2、不同地点打招呼
由于不断活动,改变所在场合,打招呼也应因“地”而异,这只要稍加留心周围环境,变可即兴发挥。在校园,“要上课了吧?”在报社,“今天的稿子下场了吧?”既使由于地点不好作文章,还有时间这条“横线”借用,总可以找到适宜的打招呼语。
3.与众人打招呼
如果遇到二人、三人或更多人迎面而来,怎样打招呼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如果来者是两位长辈,“两位伯伯好”。表现谦恭有礼:遇到同辈,如果是姐妹兄弟、相熟的同志朋友,说话可以随便些,但不能让人感到轻狂,“姐俩有何贵干哪?”“三位同学在研究啥呐”;遇到晚辈可等晚辈人先打招呼。当然也可随便一些,切不可让人感到妄自尊大。
遇到三人以上的一伙,并且,他们正在顾自玩笑,你可以“视而不见”,免得一打招呼冲了对方的兴致(但事后要予说明),以免得你突然插入打招呼语,使人懵头转向。一旦他们之间不知谁来答腔,出现冷场,亦会令人尴尬。
如果对方中仅有个别人熟悉,虽然只能与熟人打招呼,但目光也应顾及其余人,以表示对其余陌生人的尊重,也是对熟人的尊重,并且,打招呼时的用语,应带“你们”,“两(几)位”字样,免得冷落其余的陌生人。
4.特殊场合下的打招呼
所谓特殊场合,就是不宜于按照常规打招呼的场合,或使人无法应答和难于应答的场合,比如,在厕所相遇,不说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或点头以示看见了,或“噢,张队长”,“噢,李书记……”支吾过去即可。这种含混其辞的招呼既绕开了“你从厕所出来啦”,又避免了“你吃过了”的难堪,不亦妙哉!
另外,遇到晦气、伤心或让人难堪的事,与当事人的打招呼,应机敏地岔开正题,绕开当事人倒霉的事,谈些无关的话,同样是一种获得和谐气氛的好的打招呼语。
再有,拜访别人时,却碰到了不想见或不宜见到的人,或者碰到不宜你在场的场合,应尽快打开难堪局面。如,你一步踏入正在大宴宾客的家庭,怎么退出来?可以调侃一句:“这饭真香,若不是在家吃饱了肚子,真得上桌大吃一通呢”。言毕,立刻拿出撤离之计,“我先到隔壁看看电视,一会再过来”。之后,溜之大吉。在特殊场合下的打招呼,一定要慎重、自然、合情合理。不问使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顿起疑心的话。
打招呼的方式极多。但不管什么方式,都取决了双方的了解程度,取绝了相互间的修养、爱好、性趣等。打招呼的言词一定要口语化,即使赞美式的,也应该如此,切不可故弄玄虚,更不能粗俗不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