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散文《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一篇描写母亲的情感散文,作者筱珉。文章内容由《网站投稿》小编收集整理并推荐给喜欢散文的朋友们,仅供阅读收藏。
【散文原文】
为了忘却的纪念
——致我的母亲
作者:筱珉
暮年的母亲,执意要回乡下三叔那去住。让我们很是不解。三叔来时也说:回去吧,其实您们不懂做老人的心思。母亲也说:你们都大了,我也没什么惦记的了。
母亲走的时候没拿什么,包袱很小,倒是我们兄妹给三叔家买的东西加重了母亲的行囊。
临走那天,母亲从箱底翻出那本像册反复擦了许久。尽管这多年来母亲极少翻它,它依然很旧。那里面只有五、六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
母亲用一块很滑软的红稠将像册整齐地包好,神情凝重。母亲的举动使我的心不由得悸动起来,我几乎把它淡忘了。母亲包起来的不仅是一本像册,更多的是包起了母亲终身的一种遗憾——那是我给母亲造成的遗憾。一股深深的谦疚又涌上心头;那是对母亲的已无法弥补的谦疚,此时,它是那般沉重。
母亲分明看出了我的心思,直到送母亲去车站的路上,我们仍沉默着。只有三叔不知情地偶尔问这问那。我站在窗口,看见母亲那双饱经世事的双眸里依然盈满慈爱、祥和。很想让气氛温和起来,便说等放了假,我和大川、翠翠也去三叔那。我以为母亲会接着说起她的外孙女翠翠的。不想母亲却语气沉缓地说,那时,你真不该撕了你父亲的像片儿,现在没了,想提起都没了话题……母亲的话引出了我的眼泪,列车在我模糊的视线里消失了。此时,我才感到身心被母亲的凝重包围着。我深深地体味到母亲的深厚,体味到母亲艰辛地养大我们又个个送走我们的不易。那间简陋的小屋只剩下她了。如果父亲在,她会好过许多,不会那么孤单的。母亲是因为孤单而想去乡下的。
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父亲的位置几乎是虚拟的。他是我4岁时去逝的。我时常怀恨自己,4岁还不记事,而没能保留住父亲在世时活生生的形象。
好再,母亲的像册里曾有过十几张父亲的照片。在我更大一点时,母亲便指着像片给我讲父亲。讲了很多次。父亲很英俊,也蛮有风度。每一张像片里,父亲都架着一副琇琅眼镜,而且面带祥和的微笑。看得出,父亲那时在社会上是很体面的人物。在有父亲的日子里,我们的家境也一定是富裕一些的,后来没有了父亲,抚育儿女的操劳虽过早地爬上了母亲的脸,但母亲是乐观的,从没有忧郁的表情。
是那场“轰烈烈”的运动让我进入了完全懂事、记事的年龄,看到许多同学的父亲成了有问题中的牛鬼蛇神被揪出来批斗,在无数次颤栗之后,我心里暗暗生出一种奇怪的侥幸:我没父亲。因此而想,我完全有理由“红”上去,去“革”别人的命,所以,在除“四旧”的狂潮下,我表现出了近乎于疯狂的虔诚。我想起了我那活在像片上,穿的西服革履的父亲;想起了母亲的那本像册,于是我毫无愧色的,坚定地将它拿出来,统统撕掉、烧光,一种以实际行动“革命”的兴奋淹没了我对父亲的怀念;吞噬了我对母亲的体谅之情。从那时起,母亲不再翻那像册了,也不再向我讲起父亲。母亲沉默了,一向乐观的母亲,眼里有了哀伤与惋惜,记得我申请去北大荒,母亲没拦,也没说叮嘱的话,却说:“对于你的‘事业’,也许那样做是对的,但对于你的父亲,你永远错了,错了!而且
无法弥补了……”
母亲这句深沉的话,竟一下子摧垮了我自告奋勇去“革命”的雄心壮志。尽管母亲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我却无法再控制自己,抱着母亲失声痛哭。被母亲紧紧地拥着,我感觉自己的脆弱和幼稚;我感到自己仍是一个不能离开母亲的孩子。我想请母亲原谅,我还想告诉母亲一个越来越强的愿望:在她博大、深厚的爱里,最好还有父亲般的爱护……母亲依旧紧紧地抱着我。
现在回忆起来,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我们兄妹仍拥有着双重的爱,只是我们没能用心去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