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浅说——第二节《塞翁失马》

《<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浅说》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内容有两个章节,分别是《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82年第6期。昨天,《网站投稿》小编给大家分享了文章中的第一节《智子疑邻》,今天继续给朋友们分享第二节《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这则寓言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哲学著作。全书内容驳杂,以道家思想为主,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作者为了论证他们的哲学、政治、历史等观点,征引了不少神话和传说一类的材料。

《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浅说——第二节《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个命题包含着很精采的哲理。不过,这一思想并非《淮南子》所发明。早在先秦时代的《老子》书里,已经这样说过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灾祸,就依存在幸福旁边;幸福,就在灾祸里面潜伏。实际上,《淮南子》恰恰在为《老子》的观点作形象的注脚。

作者笔下的塞翁,见识颇为不凡。儿子丢了马,摔了腿,别人单纯地看作是祸,他却觉得这祸或许引出福来,事实也果真如此。家里平白得了一匹骏马,别人光是替他高兴,他却觉得这福或许引出祸来,后来儿子正因为骑马受了重伤。如果用今天的哲学术语替他概括并表述一下,就是如下的意思:一切事物包含着矛盾,而且矛盾的双方可以朝着自己对立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例如,好事并不绝对地好,里边也有坏的因素,有朝一日能引出个坏事。反之亦然。塞翁

及作者,在生活实践中看见不少因祸得福、因福得祸的现象,领悟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再加上受到前人思想成果的启发,头脑中迸发出朴素的辩证法的火花,这在两千年前的确很了不起。

当然,他们仅仅看到了事物在变化,事物能够转化,但他们的辩证法思想却存在着严重的弱点。最根本的是,把转化夸大为绝对的、无条件的;而离开一定的条件,是无从实现转化的。对于转化的动力来自事物自身的规律,他们也认识不到,又丝毫没有看见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加速或延缓转化的巨大作用。这样,就导致了循环论,将福祸视为机械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不理解矛盾运动具有阶段性,一个过程完结之后,又进入新的更高的过程,而人们靠主观努力,可以从福到福,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以唯物辩证法看来,丢了马是坏事,但能引起人的警惕,防止再丢,这才是坏与好的矛盾斗争的表现形式,其中的转化则决定于正确总结教训这个条件。至于失马而复多得,实在太偶然了,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又如,富有骏马是好事,驾驭骏马易出危险是坏事的因素,但如能谨慎从事,未必非摔折了腿,只有在粗疏大意的条件下,才转化成坏事。可惜,作者不是这样分析问题,他一味地讲:由好变坏,由坏变好。人们不禁要问:父子保全性命了,又引出什么祸呢?如此无休止地变来变去,完全取消了福祸之分,也就是抹煞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况且,这走马灯式的变化的主宰是什么?不知道!归根结底,势必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只得听天由命了。

《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浅说——第二节《塞翁失马》

还需指出:尽管我们也借用这个故事说明好事坏事互相转化的道理,但我们所谓的好坏,是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来判断的,不同于封建时代小生产者塞翁的狹隘眼光。不能参加保家卫国的战斗而苟全了性命,怎算得是福呢?

故事共分失马、得马、摔伤、全生等四个层次。每层除交代事件外,主要写塞翁与别人的对话。在两种认识的对比中,突出了塞翁的识见。文章叙述事件的因果关系,形式上近于重复;塞翁的三次话更是重复,只更动了一个字。但读者并不嫌其重复,原来作者正是有意利用这种重复,给人们留下福祸相因的鲜明印象。(作者:马啸风)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