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深长的审美境界“韵味”
韵味是中国古代写作风格理论术语,意指作品中出现的一种澄淡精致、意味深长的审美境界。唐代司空图尤为提倡,并形成一较为完整的风格理论体系。韵,指气韵,司空图用以借指作品中内容深刻、形式完美、形神兼备的艺术美。味,即含蓄蕴藉的美感作用。
以韵味评作品风格,中国古代有悠久的传统。《文心雕龙》的《宗经》 与《体性》篇分别有“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及“锋发而韵流”之说,皎然《诗式》说“风韵切畅曰高”,钟嵘《诗品序》曰“味之者无极”,都是指作品应有高度美感与深邃意蕴相结合的风格特征。
司空图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文章写作须以表现“味外之味”、“韵外之致”、“象外之象”为原则,即提倡以“直致所得”、“思与境偕”、“离形得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手法,创造一种澄淡精致、隽永虚涵的全美境界。也就是说,他要求文章的意境,要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即真实清醇而意味远长,文章的趣味要在酸咸之外,多彩而蕴藉,形象描绘要似实而虚,形神兼备,于形象之外见无限旨趣。
一句话,风格冲淡静澄,于平淡中显致味。虽然司空图本人并没有把“韵味”两字连用,但后人把他这一较为完整的创作思想,冠以“韵味说”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