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的故事|大英雄狄青​

你知道大英雄狄青是谁吗?大英雄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市)人,北宋时期名将。今天,《网站投稿》小编给喜欢故事的朋友们收集整理了有关狄青抗击敌人的三个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1、懈敌

公元1052年,蛮人侬智高向宋朝的两广地区大举进犯。狄青奉命指挥岭南宋军讨伐侬智高。蛮人盘踞的邕州(今南宁市)有个险要隘口昆仑关,是进军邕州的必经之地。此处如是有蛮人的重兵把守,要夺取它显然是困难的。当下狄青以粮草不济为借口,下令全军休整十天,筹备军粮,以便让侬智高派来的探子造成宋军不会马上行动的错觉。

侬智高本来就因为以往作战都可轻易取胜,因此,根本就没把宋军放在眼里。及至听了探子的报告,认为既然宋军粮草接济困难,断然不会马上进攻邕州,就更加麻痹大意。有人向他建议立即派重兵把守昆仑关,他也不予理睬。

正月十五日元霄之夜,邕州城里张灯结彩,一片歌舞升平景象。狄青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命令全军全速向昆仑关挺进。是日夜,风雨大作,狄青穿上普通将士的衣服,率一支突击队冒雨前进,趁昆仑关未备重兵之机,一举攻克。重关失守,侬智高大梦方醒,但已经迟了。

狄青的故事|大英雄狄青

2、乐饮

公元1052年9月,宋仁宗以枢密副使狄青为将,率军进讨侬智高叛军。翌年正月,狄青率部与知桂州孙沔、知秦州余靖部会师,自桂州向宾州进发。此前,宋军屡为侬智高所败,军势大沮。

狄青率军向宾州进军时,曾告诚诸将不得轻举兵戈,一定要听号令行事。曾为侬智高手下败将的广西铃辖陈曙,恐怕狄青独建奇功,便乘狄青尚未到达之际,以步卒八千向侬智高发起进攻,又败在昆仑关下。狄青获悉勃然大怒,遂以不听号令之罪将陈曙及部将三十二人推出军门斩首。

狄青杀掉陈曙等人之后,便按兵不动,并征调十四日军粮以供军需。敌方的间谍探知这一情况,便向侬智高报告说,宋军不会立即进击。那知第二天狄青便突然挥师大进,一昼夜时间便到昆仑关下,时值农历正月十五日,狄青下令全军欢度元霄佳节。是夜军营张灯结彩,烛光照天,狄青大宴三军,三日不散,“首夜宴佐,次夜宴军官,三夜宴请军校”。第二日夜里,饮至二鼓,狄青突然称病,中途退席;同时命孙沔主席行酒,宴饮至天明。忽有驰报者云:“三鼓已夺昆仑关。”

原来,侬智高得知狄青在关下将三日“乐饮彻晓”,便疏于戒备。第二天夜里,风雨交加,宋军营里照旧猜酒行令。不料狄青在席间称疾。退出后率军度关,乘敌军毫无警惕,一举攻下昆仑关。

3、变阵

公元1053年,狄青拿下昆仑关后,紧接着进攻侬智高占据的邕州(今广西南宁)附近的归仁铺。

侬智高得知宋军来进攻,便调集全部军队,排成三锐阵抵抗。侬智高官兵手持大盾、标枪,穿着深红色的衣服,远远看去,象一片火海。双方接战后,宋军稍被打退,右将孙节被打死。

宋军主要将领孙沔等见此情景,吓得面如土色。这时,只见狄青站了出来,手持一面白旗,指挥在当地少数民族中招募的骑兵张开左右两翼,绕到敌后交错进击;一会儿左翼移向右边、右翼移向左边;一会儿左翼又回到左边,右翼又回到右边。就这样不断变换阵势,迷惑、恐吓敌人。侬智高官兵看了,感到非常害怕,不知宋军用的是什么新战术,吓得大败而逃。侬智高向邕州退走,狄青追奔五十里,杀死、活提敌兵三千二百余人。

狄青的故事|大英雄狄青

【狄青简介】

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市)人。北宋时期名将。狄青出身贫门,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战功,交好名臣尹洙、韩琦、范仲淹等人。

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一生经历二十五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袭昆仑关最著名,拜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宋朝重文抑武背景下,皇帝和文官集团猜忌狄青,狄青出判陈州,最后抑郁而终。宋仁宗赐予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