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是怎样写成的?
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是怎样写成的?1957年,高缨到西昌凉山深入生活。那时彝族正进行民主改革,他虽然听到许多夫妻重逢、父子团圆的动人故事,但都不足以引起他的创作冲动。他的隔壁,住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彝族姑娘,名叫居古果果,是合作社社长,无意中,他发现每天吃饭时都会来一个苍老矮小的老人,果果每天给他煮饭,经打听,这个老人叫马黑木甲,和果果并不存在任何血缘、亲戚等关系,这个姑娘仅出于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主动担负照顾的义务。
在临离开凉山时,高缨召开一次彝族青年座谈会,会上,有个小姑娘,名叫达吉,她对作者讲:“我是汉人,五岁时卖到彝族奴隶主家。最近不久,有个自称是我爸爸的人来找我,我才不认他呢,谁知道他是不是我的爸爸呢?我就是不认他。”
高缨问:“他怎么办呢?”她答:“他看了看我,就走了,后来又给我送了些布,我退给他了。”这件事使作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高缨后来回忆说:“这真是一个悲剧啊,明明是亲爹,她就是不认他。就是这么一个最简单的小事,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话,忽然在我的头脑里起了作用,这时候才感觉有点东西了,这个题材的社会价值和创作余地都清楚了,以前那些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在这个时候都活动起来了。于是,在我的头脑里一个达吉的彝族爸爸——其原型就是果果给他煮饭的马黑木甲,一个我没有看见的汉族爸爸,再加上达吉的遭遇,便展开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故事。故事就概括成这么个主题:民族团结。”
所以,偶然的触发,往往是使艺术形象脱颖而出的催生剂。
【高缨简介】
高缨,原名高洪仪。天津人。作家,编辑。中共党员。1949年后历任重庆市文化接管委员会、团市委干事,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干事,重庆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共西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星星》诗刊副主编,四川省电台编辑部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四川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名誉委员。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云崖初暖》、《奴隶峡谷》等。
*感谢您浏览《网站投稿》文人墨客栏目,欢迎给《网站投稿》文人墨客栏目投稿、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