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民以食为天”和“食”字的意思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那么,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么?“民以食为天”的“食”字又有哪些解释呢?“民以食为天”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了。其实,原话是分上下两句,“民以食为天”只是下句。那么,它的上一句是什么,原话又是出自哪里呢?
据《史记郦食其列传》记载,楚汉之争时,刘邦被项羽困在成皋,刘邦想要放弃成皋,这时谋士郦食其劝刘邦道:我听说知天命者为王。王者以人民为天,而人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来说,粮食是最重要的。现在楚国屯粮的地方叫敖仓,但楚军却没有派重兵坚守敖仓。假如大王派兵攻打敖仓,夺得楚国的粮食,那就等于争取了楚国的人民。这样一来,大王必然会扭转战局,打败楚军。刘邦大大赞赏,于是派兵攻取敖仓,战局得到了扭转。郦食其的那句话在《汉书》中变成了“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去掉了“人”字,就成了我们今天的“民以食为天”了。
下面,我们在来说一说“民以食为天”的“食”字还有哪些解释。
“终日但饱食,冉冉岁月过。”“食”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形旁人,形声旁良(皀,的变形,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本义指饭,如饭食;“食无求饱”是指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由此句可以看出,古代先民是很懂得养生的。
“食”作名词时,专指主食谷物、豆类和薯类,后为人、动物吃的东西的通称,以及供食用或调味用的,如食糖、鸡食。古代最初以田地、食粮做为高官的体禄,故引申指体禄,如君子谋道而不谋食。
“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故引申指依赖、依靠,如自食其力;也指享受,如食征(享用税收)。
“食”作动词时专指吃饭,如绝食、蚕食、废寝忘食、因噎废食、寝食不安、食不甘味(吃东西不知滋味,形容有心事烦忧不安或指身体不适);太阳被月亮遮住,古人称为“日食”,月亮被地球遮住,古人认为是“天狗吃月亮”,称作“月食”,这里的“食”也有“吃”的意思,故特指日蚀或月蚀,如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汉置“食监”,是掌管晦时祭祀的官。说话不算话,就是吞吃自己说出的话语,故引申指背弃诺言,如食言、“食言而肥”形容言而无信,只图自己得利。
“食而不化”吃下去不消化。比喻对所学的知识未能理解,不会运用,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馈僻谬,贻害无穷。
“自食其果”是说自己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
“食客”古代指寄食在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谋划、奔走的人。现指饮食店的顾客。
“食”还读sì,指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如食饥息劳(使饥饿者饱肚,使劳累者得到休息),“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由此义引申指使鬼神享受祭品,如食祭(用酒饭祭祖);又指宴请,如饷食宾射。
“食”用于人名时读yì。如汉代的郦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