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谜”的形成、特点及发展

商谜是我国宋代时期形成的一种以猜谜语形式为特征的说唱艺术,表演内容滑稽风趣。商谜一般由商者和来客两人表演,商者先出谜,来客后猜谜,一问一答,反复斗智,有些类似于现在说相声中的猜谜。

我国宋朝时期,文人当中猜谜的风气很流行,后来瓦舍中的艺人就把这种猜谜语形式,渐渐为表演内容,创造出一种别有特色演出伎艺,称为“商谜”,在宋元时期,“商谜”一词也成了猜谜语活动的替代名称。

而猜谜语,在我国先秦的时代就有了,当时称为“庾辞”或“隐语”,到了汉代又称为“射覆”。到宋代的时候,每逢元宵佳节的时候,更是成了老百姓常见的娱乐项目。

“商谜”的“商”是任人商略的意思。在北宋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还有南宋的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那时候在瓦舍中都有商谜的演出。据《都城纪胜》记载,商谜的表演由“商者”和“来客”两方表演的,最少也要两人以上。表演时里面的商者,是出谜面的人,这个人或者以“物类相似者”取笑来客猜得不对,或者“改物类以困猜者”。这时,扮作来客的人就“假作难猜”来愚弄商者,“以定其智”。

表演的双方一问一答、不断斗智斗勇,内容包含不少滑稽、风趣、幽默的笑料,有点类似现代的对口相声。

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商谜称为“背商谜”,而《梦粱录》记载,当时的商谜艺人有归和尚、马定斋等,说他们“记问博恰”,可见当时的表演商谜已经有表演专用的脚本了。

当时表演商谜脚本也都是书会才人创作的,内容大多比较通俗易懂,不象有些文人学士的谜语,典雅深奥难以让普通老百姓接受。宋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记载:“古之所谓庚词,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若今书会所谓谜者,尤无谓也。”可见,当时表演的商谜,只是提供给市民阶层老百姓娱乐用的,自然会被一些文人雅士看做是粗鄙浅薄的东西。但商谜对金院本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