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散文欣赏《玄妙观的春天》
同南京人逛夫子庙,上海人逛城隍庙,开封人逛相国寺一样,苏州人总喜欢去逛玄妙观。
玄妙观是一座道家寺观,始建于晋咸宁二年,号“真庆道院”,唐开元时为“开元观”,宋祥符中改名“天庆观”,元至元时改称“玄妙观”。相传过去观内古迹很多,有所谓十八景之称。玄妙观历史悠久,但在反动统治时期和文革期间,却遭受过严重破坏。三中全会似春风,吹散了笼罩在玄妙观的烟雾,寺观被全面修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前,重新开放了。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修葺一新的玄妙观。从正山门进入观内,缓步走下正山门的石阶,一座重檐复宇雄伟壮丽的大殿映入了我的眼帘:高高翘起的殿角,黄锦缎般的殿墙,门前一只黑黝黝的大香炉,一切都显得端庄凝重,这就是闻名全国的“三清殿”。“文革”期间,殿内供奉的泥塑木雕神像被作为“革命对象”,元始天尊的头给砸烂了,道德真君的底座给砸碎了,太上老君的手臂给砸断了,道士们也被勒令还俗。三清殿可谓饱经沧桑呵!如今,这三位道家始祖的塑像已被重新修复,老道们也回来了。大殿两侧还开设商场,专售苏州特产的工艺美术品,其中有以典雅秀美而誉浦全球的苏绣,有以玲珑芬芳而驰名中外的檀香扇;有著名的艺石斋文房四室和拓片;有精制的画蛋和袖珍的红木家具;有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有古典戏装和中外时装,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信步走出三清殿,便来到了花鸟、金鱼市场。前几年,这里冷冷清清,卖,怕出“资本主义”;买,怕出“修正主义”。如今,这里别是一般情景。我徜徉在金鱼花鸟之间,盆石草木之中。看,几株扶疏的文竹摇曳于片石之旁,象风神绰约的仙子凌风欲飞。色彩绚丽、香气浓郁的月季花,向人们绽开一张张孩童般的笑脸。花姿柔美,叶色晶亮的瓜子海棠象含羞的少女,低垂着粉面。洁白的、鹅黄的、浅红的、绛紫的、洒金的山茶花,争妍斗艳。纯色无瑕的素心兰,香味清雅,姿态婀娜。她亭亭玉位于高处,似乎在向百花当然也向人们传谕:春回大地啦!春天来了!道劲盘曲的古松撑开去盖住了布着点点苔印的假山。百花争妍,鸟儿们岂能逊色,它们不仅有娇秀的体形和美丽的羽毛,更有一副动听的好嗓子。听,那儿叽叽喳喳在干什么?噢,原来是画眉同百灵在赛歌,芙蓉鸟和娇凤鸟不时插两声,依我看,它们是难分高低。瞧,金鱼的体态和色彩是多么奇特和鲜艳啊!它们浮游在水中,婆娑多姿,宛如水中盛开的花朵,真是一种天然的艺术品。一花一木,一鱼一鸟,径尺之内自成天地。身临其境,我有些飘飘然,自己仿佛偎依在春神的怀抱里,感受她的温暖,接受她的爱抚。有些购花的,买鱼的,赏鸟的都是悠然自得,仔细地品鉴着,挑选称心的。买回去,供养于案头几上,一室之内,顿觉生机勃勃。“阿要买白兰花?”吴侬软语,随一阵幽香飘来,只见一位苏州农村少女手挎平底花篮在唤卖,含苞待放的白兰花整齐地排列在篮内。这不禁使我想起“何处来行有脚春?一声声唤最圆匀”的诗句来。
走出花乌市场,来到了日用杂品的交易场所,摊贩们把各式各样的太阳帽、尼龙包、花手帕等挂得高高的。色彩不一的小商品在阳光照耀下熠熠发光。他们满脸带笑,同顾客们打着招呼,热情介绍自己的商品,似乎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往西角门走,就是吃食摊汇集的地方了。吃点心的人很多,小吃的名目也多,甜酸咸辣、南北口味,应有尽有。摊头上的叫卖声此起彼落。卖糯米糕的声音是那样的“糯”,卖宁波汤团的声音是那样圆浑,卖油煎三角包的声音是那样清脆,卖小笼包子的声音是那样热情,卖豆腐花的声音是那样和谐,这些声音交织起来,宛如一支交响曲。
沿东角门的甬道,我信步走出了玄妙观。回首望着这座“年高德劭”的古老寺观:金色的阳光泻在它身上,使它又焕发了青春。忽然,东角门上的两个镏金大字跃入了我的眼帘:“吉祥”;那么西角门上一定是“如意”二字了,我猜想着。“吉祥”“如意”凝结着人们多少对幸福的追求和憧憬啊!现在,这座绀宇青瓦的寺观里,不再是道士们晨暮钟鼓的孤寂生活,也不会重演十年浩劫中文物遭难的悲剧了,人们在这里永远吉祥,永远如意。春天,将永远留在这里。(作者: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