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风骨”

风骨是中国古代写作风格理论术语,“风骨”一词,最早见于《南史•宋武帝纪》:“风骨奇伟,”用于品评人的神采刚健清俊。后常用于评价绘画风格。如谢赫《古画品录》评曹不兴画作时说:“观其风骨,名岂虚哉。”刘勰赋于“风骨”以新的意义。他提出:“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刘勰认为,“风”是志气的表现,气盛则风生。内容充沛、气度刚健俊爽,是“风”中之上者。“骨”即文辞、表现形式,结构严谨,析辞凝练,音韵铿锵,文章则为有“骨”。“风骨”,包括作品内容的强烈感染力与文辞、形式的高度表现力的结合,用以指代文情并茂,具有刚劲清新的文章风格面貌。它既是刘勰对文章创作提出的一个审美价值标准,也是他所提出并大力提倡的风格类型。以这种风格要求为标准,他认为“骨劲而气猛”、慷慨悲凉的建安文学,是具“风骨’之美的典范。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