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丝绸,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曾被外国学者誉为“丝绸之源”。丝的发明和丝绸之制作,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而西方,却是到很晚时候才学会养蚕缫丝的。有一个为人们所常说的笑话:大约到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叫保萨尼亚斯的学者说:丝是一种好像金龟子一样但比之大两倍的小动物体中取出的。赛里斯人(即中国人)把它们养四年,喂它们吃小米,然后从它们的残骸中获取丝。这当然是很可笑的,说明西方一直到公元3 世纪时(我国已在魏晋时代),还不了解丝是怎样提取的。到学会种桑、养蚕、缫丝,就更需要一段时间。
我国先民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就熟练地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本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发现了半个蚕茧。蚕茧上有整齐切割的痕迹,专家推断这是距今5000多年前原始先民用来加工抽丝的蚕茧。日本学者藤井守一说:“这个茧壳的发现,使素称‘丝绸之源’的中国获得了证据”。
多年来,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对此又不断增添了许多新鲜资料。1959年,在江苏吴江梅堰出土的黑陶器上,发现了活泼流利的蚕的纹样;1977年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又出土了一件牙雕小盅,盅壁上雕刻着四条宛若蠕动的家蚕。而最直接、最有意义的是,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三漾遗址出土的一块绢片,和同时出土的一些丝带和丝线。钱三漾遗址距今时间约4700年至5200年。绢片的确切年代,根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测定,距今约5000年前,我国先民已经完全掌握了织绢的本领。根据纺织学家的鉴定,这一块绢布工艺水平已很高,经纬丝平直而均匀,说明当时不仅有较高的缫丝技术,而且已有相当好的织绸工具。
我国的养蚕、缫丝和丝织技术,后来传到国外,成为世界人民的一项宝贵文明财富。大约在2000年前传到越南,1800年前传到朝鲜和日本,1600多年前传到中亚.传到欧洲较晚,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蚕在(公元)550年左右从中国输入希腊”,而“养蚕业传入意大利,1100年左右”。(臧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