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描写紫荆花的优美散文《彩蝶树》
人们常以赞美之笔,描绘南国的鲜花。可是,洋紫荆——原名“羊蹄甲”的花,却常常被人所忽略,这大概是因为它既不是草本植物,又不是灌木盆栽,而是生长在乔木上的缘故?是因为年宵花市上,从来没有人摆卖这种花?是因为在广州,它不过是极为寻常的街道树?尽管如此,洋紫荆仍不失为南国一种极为出色的鲜花。站在紫荆树下,但见一树繁花,宛如千万彩蝶云集,好象走进了梦幻境界,也令人禁不住想起云南驰名四方的蝴蝶泉……。
洋紫荆的花和叶长得十分有趣。它的花有五片花冠,四片对称地分列两侧,一片翘起在上方,布满色调较浓的彩斑,很象兰花的花舌,因此有人称它为“兰花树”。三色堇在南方被人叫做“蝴蝶花”,其实,这顶桂冠戴在豆科植物洋紫荆的头上,也是合适的。
不知道洋紫荆有几个不同花色种类的人,每每以为他们不断在变幻着颜色,象木芙蓉似的被称做“娇容三变”。其实哪里知道,这是紫荆树的家族,为了献出色彩缤纷的鲜花而进行着接力赛跑哩!你看,从隆冬到暮春,洋紫荆陆续开花,紫色、红色、粉红色,次第开放,要足足闹腾好几个月。最先开花的是紫色那一种,花期竟是在寒风凉冽的春节前夕,和炮仗花、梅花同时绽开花蕾。它着实可以称得是南国的报春使者哩!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象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仿佛羊蹄一样,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末端凹了进去,把它折拢起来,简直象是一只绿色的蝴蝶,又象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浑名,叫做“朋友树”。
在高纬度地方,人们大概是看不到这种洋紫荆的。我有一个朋友,由于喜爱这种花树,特意起了个带“荆”字的名字,抗日战争时期,他北上延安参加革命,后来牺牲了。他的妹妹回南方省亲的时候,特意采了洋紫荆的几片叶子和花朵,夹在书里带回北方,好让孩子们知道“荆”字的来历,生命本应该这样地繁花似锦呵!
在紫荆盛开的时候,我很喜欢站在树下,闻着它的幽香,端详它那一串串彩蝶似的花朵,观赏它那对称得出奇的羊蹄般的叶子。清风吹来,落英缤纷,花瓣撒满了头、肩,我也不想去拂掉它,心中禁不住引起一串遐想:……在古老的年代,有这么一对侠义的朋友,一个为崇高的目标牺牲了。另一个也奋起斗争,用慷慨壮烈的死为人民纾难,为至友复仇。他们死后被葬在一起,埋骨的地方就长出这么一株紫荆树—一朋友树来,每片叶子都互相对称,五彩缤纷的蝴蝶也成群飞来凭吊,不愿离去……。
这样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友谊,这样动人的故事,人世间,生活里是的确存在,值得讴歌,并且可以编出美丽的童话来的。
站在满树蝴蝶的紫荆树下,我不觉地想入非非了。
(节自《在植物的芬芳气氛中》载《人民文学》1982年第6期 作者:秦牧)
【散文简析】
散文集中写洋紫荆,作者饱含赞美之情,称赞它虽是“极为寻常的街道树”,却是“南国一种极为出色的鲜花”。然后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洋紫荆的花:“一树繁花,宛如千万彩蝶云集”;“为了献出色彩缤纷的鲜花而进行着接力赛跑”。又用比喻描绘洋紫荆的叶:“象是一只绿色的蝴蝶,又象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并由“朋友树”想起自己的朋友喜爱这树,后来参加革命牺牲了,于是作者感叹:“生命本应该这样地繁花似锦啊!”作者描写紫荆树的花和叶非常生动逼真,真是把景物写活了。
最后,作者在紫荆树下联想“一对侠义的朋友”的故事,更饶有兴味。这种由花形叶形联想到人世间存在着“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友谊”,使文章寓意深远,能给读者许多有益的启迪。
【作者简介】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小名阿书,别名派光、顽石,1919年生于香港,广东澄海人。中国散文界的“南秦北杨”,中国作家、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杂志主编、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文联委员、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顾问。其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
秦牧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1949年,到广州从事编辑和创作工作。1992年逝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