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中的形象性和假定性
形象性 指文学艺术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上所具有的具体、生动、可感的特性。是文学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形象性的概念有时也指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用于研究和评论创作的一把尺度,以此来检验与衡量文艺创作用形象表现社会生活的具体性、生动性、可感性的程度,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有机统一的程度。
假定性 指文学概括和认识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生活要化为艺术形象,首先得摆脱生活的原始形态进入艺术假定境界。因为生活的素材不同于工厂、实验室的原料是有形的物质,对它的改造不能直接采用直接接触的方法,只能在假定性的想象领域中进行。德国文艺评论家莱辛在《拉奥孔》的《前言》中把艺术形象归结为“逼真的幻觉”,歌德明确地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
在文学创作中,艺术的假定性表现为虚构。假定性和真实性的矛盾是艺术形象的内在矛盾,二者是不平衡的。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倾向推动着艺术的发展。每当真买性过分制约了假定性,而且成为一种长期的倾向时,就会导致艺术境界不高,形象粗糙,或者自然主义倾向;而假定性过分冲击了生活的真实性,则容易诱发形式主义的、生活内容贫乏的作品泛滥。
当然,即使是最强烈的假定性,运用得当也可表现生活的真实,而逼真性运用得不好,同样可以对生活作出虚假的描写。现实主义追求假定性与真实性的有机的矛盾的统一。它“从来要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生活真实必须通过假定性为自己寻找支持”。现代主义以自己的假定性丰富了20 世纪的艺术形式,但其假定性常常被加以绝对化,用来证明艺术同现实无关。